【indie 泰國】曼谷另類書店如何共寫出版社群新篇章 10 問(上)—— 專訪攝影與藝術書店 Vacilando Bookshop
位於曼谷舊城區 Nang Leong (นางเลิ้ง) 的 Vacilando Bookshop 是一家看似低調,卻充滿寶藏選書的另類書店。由廣告與電影背景的 Withit Chanthamarit (Pin) 、具有出版業經歷的共同創辦人 Kanithapanee Nimsritthong (Earng) 一起經營,從對攝影的熱愛,隨著時間推移,拓展到藝術、自然、泰國與東南亞在地主題選書,將個人品味與興趣融入到書店的書籍策展與設計,成為曼谷獨特的文藝地標。以下透過主要採訪 Pin 和 Earng 的補充說明來呈現泰國當代攝影書、藝術書讀者社群的發展,以及城市的脈動。
目錄
Q1:為什麼會想要開曼谷另類書店?後續為什麼會搬了兩次家?
起心動念是因為我很喜歡看書,但那時候還是電影劇組的攝影,所以就開網路書店,線上賣書作為副業。在廣告、電影勘景的工作,與買書收藏的過程中,有一天我發現家裡的書有一定的量,又剛好舉辦(第一屆)Bangkok Art Book Fair。有人跟我說「你幹嘛不試著去 Art Book Fair 賣書看看?」,所以就嘗試在市集裡開實體店。
對於平常在網路上、在 Instagram 上賣書的我來說,(透過實體市集)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很重要,因為我才能知道讀者是誰、他們喜歡什麼、他們看什麼書。我們不斷透過聊天交流,比起純粹網路打字聊天,我覺得有實體店面還不錯,有實體空間可以遇到真實的人們和讀者群。
那時候,一年只有一次 art book fair,所以其他時間我就回去做廣告、做其他工作。
在網路上賣書大概賣個兩年半吧,我在 2018、2019 年開始在(哲學選書店) Books & Belongings 裡有實體空間,之後再移動(社交空間) Arai Arai。
和(Books & Belongings 老闆)P’Yo (一起經營)大概兩年,然後 2020 年 3 月搬家到 Arai Arai,直到 2022 年(我生病歇業)。
在 Books & Belongings 那時候,因為遇到 COVID-19,受到疫情的影響,每個人都很辛苦。在這期間,共同創辦人 Kanithapanee Nimsritthong (Earng) 從原本邊在出版社工作,邊幫我做美術設計、寫文章,到 2020 年她全職加入。 也是那一年,因為房東調漲房租,P’You 覺得不堪負荷,於是被迫搬離。在決定搬家之後,朋友邀請我們到(社交空間)Arai Arai(繼續經營實體空間)。
在之後我生病、歇業、休息了好一陣子,直到(現址的)Shop house 老闆邀請我們來做快閃店,並問我們有沒有興趣繼續做下去,在這裡開店(2023 年)到今天了。
Q2:過往的工作經驗如何影響書店老闆的角色?實體與線上的銷售策略?
我覺得我們很享受聊天、享受描述(書籍的內容)。
以前我做過廣告、拍攝、場地勘查。場勘的時候,要和那些不太懂為什麼我們要來這裡拍攝的場地方溝通,要解釋說「你好,我們想要在你們家拍攝。你們家很漂亮,有我們電影腳本需要的樹木(作為場景)」。在得到場地方的回應後,我再帶公司回報「他們(場地方)可以出借拍攝,但是家裡有老人,只能拍攝到晚上十點」,(歷經)這種協商的過程。
(回到書店的)產品銷售上,也有這種解釋和協商的過程,所以不覺得太困難。如果說是種行銷策略,我倒不覺得我們有。因為要常常解釋的話,有時候我們也會覺得累,有時候我們想講、有時候不想講。所以對我們來說,Friendly as strategy。
另外,我覺得有用的其實是行銷技能。因為我學廣告,所以知道哪些(產品)賣得出去、怎麼賣。例如怎麼賣這本書的方法,我會在三段話內講完書的內容。
在 art book fair 裡,透過聊天、對話來賣書。當我和客人面對面時,可以猜出這類型顧客大概喜歡些什麼,並在三句話內說明書的內容,然後顧客(決定)買不買。我們也會整理這些客戶買什麼(書籍)的數據,藉此推測他們可能還會喜歡哪些書籍,這是實體銷售的技巧。
在(線上媒體)Instagram 賣書的話,我們會去(顧客的)Instagram 上,看他們喜歡什麼、平常做些什麼、從事哪類型的活動,再回來想他還會喜歡哪類型的書。有時候會私訊他「新書來囉!這本書你可能會喜歡」,我們把 Instagram 用在文字訊息(的聊天使用場景),就像在朋友的聊天對話。很多顧客也都因此和我們成為朋友,還蠻多的。
我們也有做網站,但是沒有藉由網站獲得實際的客戶,反而是 Instagram 來(客量)比較多,Facebook 也有,但是 Instagram 比 Facebook 多。因為泰國很多人用 Instagram,而 Facebook 容易被降觸及。Instagram 上有(我們的目標客群)年輕人,甚至有些人會在凌晨傳訊息買書,我們回完訊息後去睡了,但半夜三點他們還會繼續回覆我們。
但就是不來實體店,(因為)交通問題。
我們的運費酌收 150 泰銖,但(對顧客來說)抵達店裡的來回交通(可能就)300 泰銖了。
💡 採訪當下的番外篇
我和老闆分享,這種 IG 私訊買書的方式和台灣很不一樣。我們通常 IG 都鎖私人帳號,並且買書大部分會到官方網站、加入購物車,又或是填 Google 表單。只有私訊的話,好像不太正式,甚至覺得要拿到什麼購買憑證才有保障。
但老闆分享,泰國人就喜歡快速下單、結帳、宅配,與商家對話直接 One-Stop Service 的方式。如果要有網站、填寫表格,那就不買了。最好是不用猶豫、沒有阻礙的消費方式。
Vacilando Bookshop 想要打造的書店角色?
在泰國,我們以前小時候想要(讀)哪些書、想要找人聊(這些書的內容),幾乎沒什麼人可以和我們討論。我覺得學長姐、或是書店老闆都離我很遙遠,無法直接對話,我只能安靜待著。
我們不想要開那樣的店,我們想要創造對話,可以與人聊天和交流的空間。即便我們也不是知道所有事情,但如果顧客知道,他們可以來和我們分享。我們不想做只有 top-down 對話的場域,而是想做(與讀者、與顧客)更平行(溝通與互動)那樣的店。
泰國以前也有這種(art book 書店很遙遠、難以親近)的 boundary。就是這樣,我們才不想要創造那樣的界線。
這可以回溯到當時我和一群朋友當攝影師的時候,那時候我才 20 出頭。走進畫廊後,自己不喜歡那樣的作品,可以說出來嗎?我會怕。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(的人)。
於是,我們想要創造一個安全的空間。例如,哪一天我們去看了個展覽,不喜歡,我們可以在離開展覽後的咖啡廳聊聊交流。這後來延伸到讀書會 (book club) 的成立,我們討論喜歡這本 photo book 是因為什麼?不喜歡是為什麼?來交流想法。直到今天,我們都想要創造那樣的環境。
剛好遇到 Earng,她也一樣。遇到看不懂的電影,可以說不喜歡嗎?所以我們打造這個空間,讓我們可以和顧客對話,喜歡或不喜歡都可以說,我們也可以解釋。
在開店初期,我們還會先解釋(作品的)藝術家或是攝影師是誰、介紹這個出版社在哪裡個國家、寫貼文讓大家理解書的售價包含了進口(的交通成本)、有額外的費用,也有特殊紙質讓價格比較高。
我們會先解釋,(潛在)顧客會覺得我們親切(我們三個人笑出來),才敢來和我們聊天。如果問別間店說「不好意思,為什麼這本書這麼貴?」,一定會被罵,泰國就是這樣。
我不喜歡我們的書店給人一種印象:書賣得很貴、那個老闆賣的書很難理解,又或是像把 art book 封起來不讓人翻閱。所以(在 Vacilando Bookshop 裡)盡可能讓所有的書都可以翻閱、可以詢問,也可以自在隨意地討論。我知道這種文化在日本很少見。日本的書店通常很安靜、老闆也不會說什麼話。我不確定台灣是什麼樣子,但我們跟 moom bookshop 老闆和店員聊天就像朋友一樣。
不只是年輕人不理解這些書為什麼那麼貴,就連一些年長者也不懂這些書沒有文字、要怎麼講故事、要怎麼理解。我們就得解釋。
就像我說的,我們喜歡聊天,也算是平常有在當兼任講師,(遇到顧客有疑問的時候)我會反問他「看到這張圖片,你有什麼感受呢?」。從這裡開始對話,並且表示「就是(你說的)這樣,沒有所謂的對錯」,如果(感受與想法)有對錯,那其實就不對了。我們希望他們可以(在看到 art book、photo book 後)有自己的感受,而感受這種東西不該有對或錯。比如說,看見一張貓的圖片,可能會想到自己第一次養的那隻小貓,也可以。
Q3:客群分佈?泰國本地顧客與外國人比例?城市交通如何影響營業模式與消費行為?
其實我們也想要有泰國客人,但是實際上很少,會來到店裡的外國人比泰國人多。泰國人大部分是線上(購買),然後宅配到家,(對他們來說)比較容易。
但這也符合我們原本設定的目標。從第一年開網路書店,泰國讀者線上購買。到接下來遇到疫情,泰國人待在家、在家裡網購。(在那之後)我們需要辦活動吸引本地讀者來到實體書店。我們也理解這是這個城市的問題,因為(曼谷的)交通易達性低。如果和台灣、日本相比,(其他國家)每個區域都有相連,但對於泰國來說,很困難。
曼谷交通困境與泰國讀者的低交通易達性
(比起只有週末營業,)我們也想要每天都開門營業,但是我們自己來到店裡也很麻煩,來回(交通費)大概 600 泰銖。假如來回交通費 600 泰銖⋯⋯啊一定有 400 泰銖。Grab 去程 200、回程 200。如果當天沒賣什麼書,就等於虧損。
回到剛開始的問題,(我們所在的 Nang Leong) 這個區域缺乏支持這種消費的當地客群,(在地)只有年長者,而且也不太了解我們在賣什麼。同時,我們很難吸引住在素坤逸(Sukhumvit 泰國主要幹道)的顧客特地過來買書再回家。
I blame the city。
線上買書(算入運費成本其實)比較便宜。買兩本書的運費可以(讓顧客)來到店裡,但是回不了家。
我們的理想顧客是,來到書店,說我想要這本、這本,包起來、帶回家,但很少有這樣消費行為泰國人。
因為他們覺得花太多時間來到這裡、只為了買一本書回家,實在太麻煩、花太多時間了。從素坤逸過來到這裡,然後再回去素坤逸(太不現實),也不可能說下班後從 Asoke 過來這裡買書,然後再回到 Lat Prao 家裡。
這個城市(區域之間)不怎麼相連、沒有好的交通運輸、沒有充足的(街頭)停車位。
社群媒體帶來的一期一會外國旅客
泰國在疫情開放後,外國旅客本來就很多,而且我覺得我們有很多(住在曼谷的)外國朋友,像是(韓國作家)Han、像是 Ellen(也就是我 ʕ •ᴥ•ʔ),或是其他使用第三、第四、第五語言的人來分享、介紹這裡,我們看到那些外國人隨之而來。
如果是那些來觀光的外國遊客,有些剛好經過,打開門、(發現)是間書店、近來、花時間坐下來看書。在小紅書上也有非常多的評論,吸引很多人來,很多中國人來。
來這裡的中國人有非常多的類型,有攝影師、有藝術家。
其中有一位讓我印象很深刻。他進來看書、不怎麼和我們說話。買書後問我說「這是你們喜歡的攝影師嗎?」,然後真的猜對。因為他從我們的選書猜出(我們的喜好和品味)。
也有日本的年輕人來,和我們說「為什麼這間店有這麼多日文書?」,覺得和自己很有連結,像是在自己的國家。他之後再來的時候,做了一本書(《生移》)來店裡寄售,然後在書末寫「做這本書,是受到年初到泰國旅遊時到 Vacilando Bookshop 的啟發」。
💡 老闆書籍推薦《生移》
我們的店在網路上很受歡迎,也吸引到線上的人實體來到這裡。但還有些典型的顧客,例如會用 Google Maps 搜尋「書店」,來到這裡,又或是找到 Dasa Book Cafe、Books & Belongings、Rock Paper Scissors Store,還有 Spacebar Zine,沒了,泰國只有這樣。
看到這間書店的外國人,他們可能覺得一生中來這裡的機會並不多,所以想來看看這裡有什麼書。買些紀念品、買些感興趣的東西,來了解這裡的體驗、泰國書店的氛圍。
說實在,現在我們的外國顧客比較泰國本地人還多,我指的是實體店,大概 80% 外國人、20% 泰國人。如果涵括線上線下整體業務的話,大概 60% 外國人消費、40% 泰國人。
我們剛開始設定只有泰國本地人的目標客群,但是(這些書籍和內容)讓我們與世界連結,有各式各樣的人來和我們聊天、交流。有人看到我們店內館藏的書,拓展更廣的讀者群,我覺得這就是我們的目標:我們想要透過賣書來創造關聯、創造一些什麼東西,讓我們可以繼續經營下去。
Q4:實體店面的優劣勢與機會?
在 Bang Chak 區 Books & Belongings 的時候,因為店面離市區比較遠,沒辦法吸引人潮,而且那附近也不是一個還有其他地方可以逛的區域。這就是泰國,去到店裡之後,也不知道還有哪裡可以去。
(Arai Arai 時期)遇到疫情,對於這種類型的店,泰國禁止開店,不然就是限制一次只能有 5 個人進入,不能超過 10 個人。為了要生存、養家糊口,我們也只能偷開,變成秘密聚會 (hidden secret community)。直到泰國有疫苗之後,大家比較敢離開家裡,我們就偶爾舉辦活動,變成一個社群,但不是太大的那種。像是剛剛(來店裡的)那個女生,就是在 Arai Arai 時期遇到的,她原本就喜歡去 Arai Arai。
而在目前這裡(Nang Loeng 區),沒有太多在地人來和我們攀談交涉,因為這是一個老城區,真正住在這裡的人,年長很多,像是爺爺、奶奶輩的人。也有和我們年紀相仿的人,是以前 shop house 的店員,也有附近 Ku Bar 店員。這些人是我們相同年齡層的人,但是不是在這裡出生、長大,只是在這裡工作。
我們之所以選這個地方是因為,第一,房東提供給我們場地;第二是因為我們喜歡相對安靜的鄰里,有在地性、不會太新、不會太舊,生活費 OK,食物、吃的不會很貴。如果和之前在素坤逸(的 Bang Chak 區)相比,(那裡)的來回交通、食物都比較貴,也需要花比較多的(通勤)時間。至於這裡,我們覺得可以自在生活,比較喜歡這個區域,有更多(收支考量和)養活自己的機會。
實體活動舉辦與異業客群分享
最近我們舉辦了很多活動。當我們從 Arai Arai 搬過來之間,我生病了,但我不想告訴別人,因為我覺得這是我個人隱私,也不需要告訴每個人我發生什麼事。回來之後,我也不想跟大家說「大家好,我回來囉!」,所以透過舉辦活動邀請朋友、朋友的朋友一起來參加。
像是有朋友是咖啡師 —— Bearing XXXYYY (咖啡暨展覽空間)的 Lin 和 Nine,是第一組來到 Vacilando Bookshop 快閃店的人。她們當初開 XXXYYY 的時候,來跟我要一些書放在她們店裡賣,我們彼此也是朋友。後來她們來到現在的 Vacilando,也想測試看看在曼谷內城區、Vacilando 既有的顧客會不會有機會到到 Bearing 的 XXXYYY,又或是 XXXYYY 的顧客會不會跟著快閃店而過來。我們一起分享市場(和既有的顧客群)。
我們辦了很多像這樣的活動來(和不同類型的店)分享市場(和顧客群),也是一種「我回來了」的表示,而不用直接和大家說 ‘Hi, I am here‘。
我們有這麼大的空間,每次辦活動也都很累。但如果有人來辦活動、自己照顧自己,並且融入 Vacilando Bookshop 的開店日常,他們開心、我們也開心;顧客坐在店裡喝咖啡,我們也開心。
Q5:如何打造與拓展泰國讀者社群?
社群打造是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。說實在,我們不是創造那種「大家來來來、聚在一起」、gather up 或是一起做些什麼事情的社群。
我曾經想要成為攝影師,但最終沒辦法成為。然而,今天我們做書店,為喜歡拍照、喜歡書的人打造見面交流的空間。
那是第一年的目標。但之後的選書隨著我們對其他主題感興趣(而拓展)。像是我們對於旅遊感興趣,我們進口旅遊(的 art book)來賣,而喜歡旅行的人就會(因此)來找我們聊天。之後因為 Earng 喜歡有關植物的書,提議進口關於自然的書來賣,她也成立姐妹書店 Sporre Books,然後就產生新的一群讀者(因此)來找我們交流。我們會說「有些(主題)我知道、有些我不知道」,好在可以相互交流(學習)。
這就是一種社群。該怎麼說,不是很主流 (popular),但我們在做自己(喜歡)的事情,並且感到自在舒服。怎麼連結到其他地方,我不確定,但明年是成立的第 8 年,覺得也有一定長時間的累積了。
泰國讀者社群觀察
泰國人(的讀者社群)變得比較少。當我們在向前發展時,泰國人開始變得比較少買書。因為經濟不景氣,再加上書本身就有一定的價格。
這是我們的假設。我們開書店,包含網路和實體店面。剛開始做的時候,因為(攝影書、art book 對泰國市場來說)是新東西,所以大家很興奮,每個人都準備好錢包。
第一年賣的都是稀有書籍 (rare book)、收藏書 (collective book),每本書可能只有一本或兩本,這在 Instagram 上讓大家覺得很有趣,因為會想競爭說「我搶到這本書」。
不是想要炫耀的炫耀,而是覺得很有趣、Shopping is fun。就像是在逛二手店或是洽圖洽市集,尋找稀有衣服,會覺得 happy to occupy、happy to have this。那一年雖然也賣得不便宜,我覺得賣的價格算是蠻合理的,但大家還是很高興可以買到,覺得「哇,你們怎麼找到(這些書)的?」,也像是大家一起來尋寶的感覺。
做了一陣子之後,疫情之下大家沒有什麼事情可以做,待在家裡,手上有錢網購,大家對於書籍這件事情還是很有興致。
但在疫情快到尾聲的時候,即使大家手上還有(閒)錢,但開始選擇將消費花在戶外活動上,(各地)開始辦活動。當了有疫苗之後,大家更不用在乎疫情,開始出國、回到原本的生活方式,書籍(在大家生活中)消費的排序逐漸下降。現在泰國景氣不太好,泰幣又升值。對我們來說,進口變得更貴,再加上運費,我們只能賣得更貴。
因此,(現在的)我們需要更衡量書籍的價格、讀者感興趣的程度,不能只靠 photo book。因為是精裝、彩色印刷、特殊紙質(,所以價格一定比較高)。我們需要比較有閱讀性、重量輕薄、比較便宜的選書,然後擴展到不限於攝影書的選書。
Q6:既然閱讀社群縮小,為什麼近期還舉辦第一屆 printPRINT 獨立出版市集 ?
因為泰國這些做獨立出版的人,通常都是一個人,做什麼都是自己一個人:自己做書、賣書,沒有中間的平台。
即使泰國現在有 Bangkok Art Book Fair,也辦了七、八年,但是他們今年 (2024) 沒有辦,所以我和其他也是從第一年就開始參加 Art Book Fair 的朋友聊了聊。嗯,今年沒有 (BKKABF) 耶 ⋯⋯ 如果我們能辦的話,那就太好了。
所以來試試看吧。就只是覺得,如果今年沒有做、今年就沒有 (Art Book Fair) 也很奇怪。
看看我們能做到哪裡、就做做看,也真的做得到。
我覺得對於獨立出版商來說,有一個可以見面,並且喜歡的集散平台很重要。至於(會參加 printPRINT 市集的)客人,可能在活動中遇到其他店家賣 Vacilando Bookshop 沒有賣的書,但也因此認識我們(的書店和活動),我也會覺得很高興能夠收穫新的讀者群。
又或是來的外國人也會想知道泰國(的獨立出版)是什麼樣子?泰國的 artist book 長什麼樣?泰國的 zine 是什麼樣子?這就像是呈現 2024 年我們(國家)經歷過些什麼事情、做了什麼事情的 update。
💡 延伸閱讀
・【泰國設計藝文展會】曼谷藝術書博覽會 Bangkok Art Book Fair ft. 私心推薦 7 位泰國創作者 & 東南亞藝文展會資訊大補帖 https://itissaidtobedanger.com/bangkokartbookfair_2022/
Q7:選書原則?店內藏書量?可以自薦作品寄售嗎?
Vacilando Bookshop 的選書原則是挑選我們喜歡、有共鳴,我們能被吸引,並且想要轉而向別人分享、告訴我們讀者的主題。無論是 photo book、口袋書、攝影書、關於自然的書,或有時候這些書其實是在提出問題:「如果發生這樣的事情,朝著這樣的方向發展,那會怎麼樣?」,都是值得在曼谷、在泰國被探討的議題。我希望其他人能像我們一樣(試著去)了解這些主題。
我們可能還沒有機會(和時間)讀,所以我們進貨來賣給那些想要閱讀的人、或那些讀過的人。讀完後,他們如果遇到問題,或是找到解答,就可以來和我們分享、交流。
店內大概有 200 本販售的書,也有 100 多本館藏。
依照國家來分的話,用 section 比較好。我們有很多日本書系,有歐洲,也有來自美國、但不像歐洲那麼多,歐洲最多。如果是亞洲的話,我們有印度,店裡也有比較大的選書系列是來自東南亞國家。
但是像是香港、韓國、台灣,我們沒有太多(的收藏或是進貨)。因為我們不太認識來自這三個國家的藝術家,所以不知道該進口、提供什麼樣的書。
如果和主流文化相比,當說到日本攝影師,我可以說得出幾個名字。但如果是台灣、香港、中國(的攝影師)⋯⋯啊,中國我可能還想得出來,但如果講到台灣、香港(的攝影是或是作品),我分不出這三個國家之間的差別。有時候藝術家也不會用我們理解的英文來講述作品,我也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去理解、去欣賞他們的創作。這麼一來,如果把規模縮到最小,我們認識台灣獨立出版文化可能只有 moom bookshop。
這也是一種反向的溝通策略,因為 Bangkok Art Book Fair 辦了七、八年,讓我們認識很多來泰國(參加展會)的其他(國家獨立)出版社。當他們來泰國 art book fair 結束後,也會順路來到店裡,「我們有這些商品、這些書,可以在這裡寄售嗎?」,我們會選我們有興趣的(書)。
選書的標準還有第二種,有時候是客人幫我們選書。像是他們會說「我們想要看這類型的書,你們會剛好有嗎?」有時候,即使我們剛開始沒有相關背景知識,但是我們大概知道可以從哪裡找到這類型的書,從我們既有的經銷商(來找、來問)。例如,有客人問有沒有關於生態和環境的書?我就說,泰文沒有過生態和文學的書,泰國沒有。但客戶會和我說,他在歐洲唸書的時候,有看過,並且舉例出版社。這樣我們可能就可以(去談)進貨。
進貨後,變成有更多人對這裡(書店與自然生態書)感興趣。
除了泰國人之外,還有東南亞(國家的)人也會來找這類型的書,大多數是關於自然的選書(會發生這種事)。
自然系選書呈現全球出版趨勢和打中泰國市場
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自然系的書籍是在 Vacilando Bookshop 成為賣得很快、而且很好賣的內容。這對我過去專注賣攝影、藝術的書來說,Earng 當初推薦要進口自然系的書籍來賣,我其實不太有信心要不要拓展這個類型。事實證明,我根本大錯特錯。是這些自然系的選書讓 Vacilando Bookshop 和 Earng 創立的姐妹品牌 Sporre Books 撐過了疫情,並且維持我們穩定的金流。
我推測是因為歷經疫情、大家只能待在家裡,沒辦法連結大自然。不像台灣有大自然,大家真的可以去山上、去海邊,但是曼谷沒有大自然(景觀),不知道,我猜的。
專長自然系選書的 Earng 在一旁補充(Pin 將虛擬的受訪麥克風交給專業的 Earng,如下):我覺得不是,是越來越多變成書籍的內容。以前樹木相關的書籍,都是關於園藝、是生物、是科學研究這類的,雜誌類型的非常少。但之後歐洲⋯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,他們轉而向自己共處,想要和地球有更多連結。因為地球(與自然)正在遠離我們,意思是環境和大自然對我們有所影響。
疫情的出現正是源自於大自然。自然系書籍提出更多對於大自然的疑問,就像我們所看到的。
因為有更多(這類型的書),所以我們也想要讀這類型的書,便開始進口,然後發現有原來有更多人也有興趣。
因為那邊(西方國家)製作很多(這類型的書)。在疫情過後,我覺得是世界趨勢。(這種趨勢)不只是從各種方式去解釋自然(現象),但是是在(提升)我們如何和大自然共處的意識,我們也是讓大自然改變的原因之一,進而造成疾病、造成氣候變遷等等。我覺得他們想得很深入,所以講更多這類型的事。是在疫情後,這類型的敘事才變得更多,我看到有股運動 (movement)。
如果是 The Plant 可能就比較普通,因為那就是在講述比較特別的植物,不是在講園藝,但是帶有時尚、可以把植物融入藝術中。但是現在自然類型的書籍已經超越⋯⋯到了一種提問的層次。
像是這本書,關於菌絲、關於地底下。在地底下世界(的生物)有互動。與他們想比,當我們在(地的)上層,(反思)我們如何生活。如果把這樣的模式帶入地上社會,可行嗎?畢竟作為人類,我們也是自然的一部分。他們詮釋自然的方式很有層次,這些自然系書籍賣得很好。
如果(自然系書籍)只朝時尚的方向,那也是可以的;如果是藝術層面,也有,有美感;如果走科學、靈性層面也都有。
台灣作品自薦寄售
可以,可以,但我們也不知道台灣的作品在泰國、在曼谷,(能夠)理解的讀者和(市場接受的)程度到哪裡。因為像是大眾文化,例如說到日本文化,只要說到幾個日本藝術家的名字、幾類型的風格,泰國人就可以理解。中國有些藝術家也可以,相對容易。
但是台灣或香港的作品,我們其實分辨不太出來彼此的差別和獨特性。
可能是每個國家的特點、它(這些國家)要拿出自己的東西和呈現方式。像是韓國,我們可以分辨的出來,他們有某種 soft culture,像是戲劇、電影這類的(讓我們理解他們的視覺語言)。
不過韓國也是個案例:他們的出版物幾乎不會印第二語言,全部只有韓文。他們書店的 Instagram 帳號都只有韓文,我們看不懂,只能按 see translation 鍵。但當要按翻譯鍵,就覺得(內容理解上)相對困難。那要如何訂書採購?很難。所以我們就跳過。
台灣也一樣,我們沒有看到台灣太多的出版社(可能是因為語言內容帶來演算法的關係)。香港可能還比較常見,特別是在抗議運動期間。但說到台灣,(內容)可能只在自己的國家裡(推播、流傳)。
可能有一些蠻有名的人,但對於泰國人來說還是不認識。至於電影、導演,我可能比較知道一點。如果是作家更沒有(喊得出的名字),直接腦中一片空白。或是台灣的設計師,(只知道)像是王志弘,只(認識)一個人、只(知道)這一個傳奇人物而已。
💡泰國知名書籍設計師 wrongdesign(本名 กรมัยพล สิริมงคลรุจิกุล, Kornmaipol Sirimongkolrujikul) 受到王志弘的啟發,並在其 20 年書封設計精選輯《WRONGDESIGN: A SELECTION OF COVER DESIGNS 2002-2020》中有提到他的偶像就是王志弘,讓這個台灣設計師的名字逐漸在泰國設計藝術圈傳播。
Q8:國內或海外合作計畫?
從 Books & Belongings 開始一直有這樣做。因為當時(Books & Belongings 的屬性是)哲學書,我們則是攝影書,就是照片與文字的組合。
後來搬到 Arai Arai,那段時間是(2020 泰國)抗議運動期間,我們從不同國家抗議書籍出發,向讀者介紹。還有來自香港的組織,例如香港攝影書獎 (Hong Kong Photobook Dummy Award) 做巡迴展,也寄書來我們這裡展出、讓泰國讀者看到這些書,我們也因此獲得很多對書感興趣、卻不知道在曼谷要去哪裡找的新受眾,他們就會來看展,當時也來了很多人。
又或是在 Song Wat 的咖啡廳 Resonance Read Room。他們的書來自我們這裡。他們從 Vacilando Bookshop 的讀者開始,過一陣子後我們(變熟)一起吃飯、聊天,他們說「我很喜歡你的書,想要在我們的店賣可以嗎?可以幫我們找書嗎?」這就是其中一個客戶會請我們幫他們找書的例子。
💡 延伸連結:意外發現我有 Song Wat & 唐人街私藏散步地圖(包含 Resonance Read Room) https://maps.app.goo.gl/p3LMRMZ5pC2GkCc49
這個合作(後續延伸成)我們想為大家創造一個可以在回家前看書的空間。
那時候是三月,還沒有(到)下雨(的季節),原本想要在 Vacilando Bookshop 辦,但發現做不起來,後來決定辦在 Song Wat 的 Resonance Read Room,因為那裡有地鐵、唐人街也到開很晚。
每人酌收 450 泰銖的入場費,讓大家在回家之前,有一個可以一起看書的夜晚。你可以帶自己喜歡的書來,我們只是一個平台、一個空間,讓你在回家前可以先來 Resonance Read Room 看個書,再去唐人街吃飯,吃完飯再來咖啡廳看一下書(再回家)。
(結果)有人來,有大概 15 到 20 人來家,至少有 15 個人。
但之後就暫停舉辦了,因為到了四、五月,天氣太熱、沒有人要來(我笑出來),就停辦了。我覺得到了 11、12 月有可能會再辦。
回到前面說的,曼谷晚上沒有一個可以看書的地方,但那(種氛圍)很浪漫。
台灣有這種地方,對吧?有,而且不只一個、有很多。這也是為什麽我想要在這裡做一樣的事情,所以我們辦 Resonance Read Room 活動,不強迫你要讀什麼書,你可以帶任何東西來讀都可以。那天你可能會認識新朋友、可能會在那附近找到你喜歡的街頭小吃。我們盡全力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情,因為如果再生一次病而無法完成的話,我會覺得很可惜。
我們還有國外的出版社來、想要做快閃店。像是我們在 Books & Belongings 的時候,有日本出版社和我們一起出展,來賣他們的書籍,他們也因此獲得新的客群。同時,有些泰國藝術家甚至被他們出版,類似這種交流。
但都是這種小規模的交流,不是什麼一次花一千萬買版權的那種,我們還沒有發展到那種規模的交易市場。但我們想,想變有錢(三個人再度笑出來)。
Q9:未來規劃?
說實在的,我們會延續這樣的風格、大概這樣的選書類型。我覺得我們已經比開店初期更靠近主流 (go mass)。
最初的時候,我們更小眾。但太小眾的行銷宣傳效果不是太好、收入不是很穩定。我們儘量⋯⋯不是用 go mass⋯⋯我們拓展(選書)多樣性。
我們也相信這些關於大自然環境的書籍即便不是很主流、仍屬於小眾市場,但是能夠購買(這樣書籍)、支持我們的客群仍存在。比起 photo book,(自然書籍雖然)小眾,卻有一定的讀者群、內容容易消化吸收,但又不像創意設計類(有那麼廣泛的受眾)。
現在(我們的選書強項)算是攝影、artist book、art book、自然書籍,還有一點設計和建築。設計可能比建築更多。因為我們主要的顧客是設計系學生。我們也有食物(內容)的顧客,像是食譜、在地食物。我們想要拓展更大的東南亞選書、甚至(站在)出版的角色上。
我們想要做出版,東南亞出版像是 photo book,但還是要取決於資金。
現在我們還是經銷商 (distributor),還不是實際的出版者 (maker)。經銷已經做起來了,我們知道市場、知道大家喜歡什麼、知道台灣(讀者)喜歡什麼、日本(讀者)不歡什麼。
同時,我們也發現許多外國顧客會來問「泰國 artist book 在哪裡?」,我們確切地知道市場供給很少,也只能回答他們說「抱歉,我們有的很少」。我們(泰國出版市場)真的有的很少,又更少的(泰國 artist book)有翻譯版。我覺得 photo book 的優勢是,它不需要翻譯,只要理解圖片的語言,就可以感受(到其中的情感)。而文字書籍如果不靠翻譯,不可能讓人理解。
Q10:Vacilando Bookshop 之友的 2024 金馬影帝入圍泰籍演員 Wanlop Rungkumjad 都會來買什麼書?推薦台灣人來買的書?
我們之前住在同一棟樓,是認識十幾年的朋友。Wanlop 會買和食物有關的書,也會買像是阿比查邦 (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) (電影相關)的書,但通常直接網購。
Wanlop 之前採訪中有提到,每次他拿到新電影劇本時,他會有一本筆記本,寫著如果要演這個角色的話,角色看到什麼、想什麼。我那時候就跟他說,等你什麼時候紅了,我們就來出版那本書,成為我們的 art book(笑)。
💡延伸閱讀:Vacilando Bookshop 其他推薦書籍
Ellen Wang(2024)泰國另類書店散策!編輯精選 3 間特色書店,帶你認識當地藝文刊物、小誌出版生態。Shopping Design:https://www.shoppingdesign.com.tw/post/view/11192
感謝大家讀到這裡,會有這個專訪企劃,是因為觀察到這三年泰國有越來越多人投入在出版自己的刊物,除了是大學生畢業製作之外,還有一波是參加每年年底的 Bangkok Art Book Fair,即便今年停辦,但也有 Vacilando Bookshop 月初在 GalileOasis 辦的 printPRINT 獨立出版市集。
我採訪了 3 間在曼谷常態性推動另類出版的 photobook、artbook、zine 和雜誌書店,想要了解同樣面對到「出版已死」、2016 年附近泰國許多重要的雜誌社紛紛倒閉、歇業,但是為什麼這些書店在這一波浪潮之後,反而投入出版行業中,以實體空間重新凝聚對於紙本出版有興趣的人?
此外,我之所以在標題用「另類書店」 (alternative bookshop) 沒有用獨立書店,是因為我認為他們的書籍 (artbook, photobook, zine) 相對於袖珍書的獨立出版,是另一種領域。
他們目前也都有提供寄售服務,如果各位讀友們有覺得適合的作品想要拓展泰國讀者市場,可以私訊他們問問看(⁎⁍̴̛ᴗ⁍̴̛⁎)
採訪時間:2024 年 10 月 14 日。泰文採訪,並且意外發現出自己有翻譯的才能,所以才會翻成語錄體,想要更忠實地呈現受訪者的口氣、樣態。
版權為「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」王賢慈所有,若非經授權而以任何方式使用,一概訴諸法律途徑,絕不和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