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體驗設計】「便利商店不便利」的飲食體驗設計
看似可口的泰法烤牛肋眼佐檸檬草醬與越式米飯,卻在你周圍播報著餐點內不同食材的溯源新聞,包含米的生產、牛羊豬的屠宰、食用色素與味精的製程。這一次,你享用的不僅是眼前這道菜餚,更像是把這些駭人的食品製成新聞,硬聲一同吞嚥下肚。

Monkey Riding Tiger 團隊在 2020 曼谷設計週 以 “Inconvience Store: Easy to Die” 為題的 9 天限定活動,藉由飲食五感創新體驗設計,讓人反思快速社會變遷下的速食文化。
來自兒時記憶的策展根源
共同策展人 Nham 回溯小時候的飲食經驗,家裡餐桌上的菜餚,不是親戚種的蔬菜,就是附近鄰里家裡飼養、拿去市場賣的肉品,能夠清晰了解食材來源與生產者樣貌。然而,當 Nham 國中時,泰國正經歷快速經濟成長、社會變遷,大型量販店、便利商店興起,農產品漸漸轉由集權式的大型公司以規格化生產製造,使得消費者離產地和食物也越來越遠,新鮮食材在腦海的印象也越來越模糊。
觀察到泰國每年有 60,000 人死於癌症,其中有三成比例是不良飲食間接造成影響,四年前在紐約念視覺藝術碩士的 Nham 決心透過設計,好好談談飲食議題。

老掉牙的飲食議題,怎麼談?
關於速食文化、食品添加物,我們已經聽得太多。所以這次,我不想直接把議題丟給你,而是結合主廚餐桌、光雕投影、飲食的五感體驗,重新包裝議題,讓你是因為感覺有趣、平易近人,而願意展開對話。
相較於精緻餐飲 (fine dining),專案原先以餐車 (food truck) 形式呈現,一方面是泰國當時還不流行餐車(但現在很常見了);另一方面則是是在紐約的環境下,餐車很貼近一般大眾生活,並且可以在任何時刻、任何地點,展開行動。

Monkey Riding Tiger 便在 2020 年曼谷設計週以 「不便利商店會死嗎?(Inconveniece Store: Easy to Die)」為題,探討在快速發展的都市生活中,為什麼人們大多選擇在便利商店消費、飲食,以及速食文化對身體的負擔,進而引發 飲食選擇權 的意識。
以便利商店品項為出發點,主廚設計菜餚,帶給參與者嶄新的飲食體驗,並思考「如果我今天不去便利商店吃,而是自己做晚餐的話,會不會更健康、更美味?」。
其中,針對食材,會盡可能挑選一般人容易買得到的材料。儘管並非完全有機,但會是新鮮、乾淨且優質的原物料。這個貼心的過程,嘗試與參與者溝通,健康飲食是唾手可及的(accessible) 。
透過策展設計與議題討論,Monkey Riding Tiger 團隊更企圖影響上游食品製造商,探尋便利商店食物的新可能性(例如為了儲放更久的加工方式、為了風味更佳的食品添加物)。
一起去 Inconvenience Store 吃飯
比起策展設計,我其實更喜歡觀察人們在這個場域下的社會互動 (physical social interaction design),有點像是社會實驗(笑)。
Nham
Inconvenience Store 以五道主菜的感官體驗作為媒介,結合光雕投影的數位藝術展演,讓人彷彿置身於飲食之旅。在其中,將不斷挑起參與者的情緒,反思日常的飲食選擇。

目錄
開胃菜:7th Heaven

開胃菜為煙燻鮭魚韃靼 Biscuit。
相較於魚肉罐頭,使用新鮮鮭魚絞肉,再以洋蔥、酸豆、胡椒和檸檬汁調和,放置於法式餅乾上。簡單易做的開胃菜,來自人人隨手可及的材料。
前菜:Turn Sour

刺眼的螢光黃投影在軟蟹包佐味噌醬 (steamed stuffed bun)上。
鮮豔奪目地彷彿食用的是浸滿化學添加物的製成食品,以及周遭搭配著便利商店的投影環境,讓人忍不住思考,自身在速食文化裡,是否也吃進大量嚇人、卻不知所以的添加物。
主菜:Accumulation

點心 (Dim Sum) 裝在 Tiffin Carrier(類似台灣的多層便當盒)中,每一層有不同的烹調方式與味覺體驗。
一旁的是視覺投影,則利用動畫呈現出有害化學添加物在人體內不斷流竄的過程,表達食物吃進體內、層層累積下,對身體帶來的負擔與危害。 在這樣的氛圍下,不需要多說什麼,咀嚼感受四種味覺層次的點心,逐步將參與者推向省思的深淵,並憶起未曾被關注的飲食選擇權原來一直在自己手中。
主菜:Your Turn

看似可口的泰法烤牛肋眼佐檸檬草醬與越式米飯,卻在你周圍播報著餐點內不同原料的溯源新聞,包含米的生產、牛肋眼的屠宰、食用色素與味精的製程與添加。
這一次,你享用的不僅是眼前這道菜餚,更像是把這些駭人的食品製成新聞,一起硬聲吞嚥下肚,在在提醒「食物的選擇權一直在你手中,It’s your turn」。

甜點:Power to us, small people

牆面朵朵盛開的花朵與盤中的蘋果果凍,作為最後的甜點,也是象徵著希望的光明燈,將人拉出食品製造業的恐慌,期盼參與者重新奪回飲食選擇權,「你的每一餐決定你想要看見世界的樣貌」。

策展團隊:Monkey Riding Tiger
Monkey Riding Tiger是一個交流想法、開啟對話、共同面對社會議題的平台。
Monkey Riding Tiger 是 Nham 和 Nam 在成立平面與品牌識別設計工作室 (The Head and The Heart Studio) 下,針對飲食議題開設的專案。
如同主視覺所呈現,猴子騎在老虎背上。
名稱發想來自於很多亞洲商品都有猴子或是老虎(例如虎標萬精油),但團隊更以文化脈絡賦予了意義:猴子是社會中有先見之明的智者,而老虎則代表社會問題,或是資本社會中的權力掌握者。
期許團隊能夠作為洞察社會的人,並且有能力帶來改變。
(如果在台灣的文化脈絡當中,應該就是溫和版的小蝦米對抗大鯨魚)
在 2020 曼谷設計週的”Inconvenience Store”企劃中,與兩位知名主廚 — Autta Dining เชฟบิ๊ก-อรรถสิทธิ์ พัฒนเสถียรกุล和 ร้านอาหารยุ้งฉาง 穀倉 Yoong Chang Restaurant เชฟแอ๋-กุลพล สามเสน,以及燈光設計團隊 — Another Day Another Render (ADAR) 聯手打造的 9 天限定活動。

談到未來的發展,Nham 希望除了舉辦不同社會議題與設計形式的活動之外,可能會開一間真的餐廳(笑),一間跨越世代、跨越職業背景,並且能夠開啟社會討論的飲食實驗室 (Food Lab)。在其中,我們知道自己有值得更好生活的權利(rights to have better life),並願意共同面對與解決問題。
阿慈小分享
關於食品添加物
每次寫到「化學物質」、「化學添加物」時,作為念了園藝系加工處理組五年的學生,都會覺得有些彆扭,好像這麼名詞已經被污名化了。
如同國中理化試卷往往判斷下列句子何者有誤的選擇題。「媽媽說我們要少吃含有化學物質」,錯的, 因為什麼都是化學物質 ,「是有著固定化學成分和特定性質的一類物質¹」(維基百科),也就是化合物的意思。
我們所擔心的,應該是來路不明或是有害、過量的食品添加物。
根據《食品衛生管理法》第 3 條:
「食品添加物」係指食品之製造、加工、調配、包裝、運送、貯存等過程中以著色、調味、防腐、漂白、乳化、增加香味、安定品質、促進發酵、增加稠度、增加營養、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。
因此政府有正面表列 17 類合法的食品添加物。惟需要注意,是否為非法添加物、是否為合理劑量等等²。
關於設計產業
和 Nham 分享我看到的台灣設計圈(以我的設計系室友們和身邊同學為例),不同於曼谷,台灣成立設計工作室的比例好少。
這次曼谷一個月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,設計產業私部門百花齊放,包含平面設計(甚至還有平面設計協會 ThaiGa)、UI/UX、資訊設計等等工作室,還有民間的設計師學習社群(可以參見我持續羅列的 泰國設計產業清單),以及公部門,例如 泰國創意經濟辦事處 (Creative Economy Agency)和 泰國創意設計中心 (TCDC) 的給力,例如舉辦曼谷設計週就是非常棒的產業推廣。
談到要怎麼樣才能創設計工作室,「你想創就真的硬著頭皮創下去」,Nham 這樣跟我說(我也要這樣跟我的設計友們說)。
參考資料
- 化學物質,維基百科。https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化学物质(取用日期:2020年2月21日)
- 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,全國法規資料庫。https://law.moj.gov.tw/LawClass/LawAll.aspx?pcode=L0040084(取用日期:2020年2月21日)
- โดย เฉลิมพล ตั้งศิริสกุล, “ที่นี่งานศิลปะกินได้ กับ นิทรรศการศิลปะดิจิทัล The Inconvenience Store : สะดวก จะ ตาย, GQ Thailand. https://www.gqthailand.com/life/article/the-inconvenience-store
- “The Inconvenience Store นิทรรศการศิลปะดิจิทัลกินได้ที่อยากให้คนกินดี”, January 28, 2020, a day. https://adaymagazine.com/the-inconvenience-store/
- “บุกร้านสะดวกซื้อที่ไม่สะดวก ไปลิ้มรสนิทรรศการศิลปะกินได้ ‘The Inconvenience Store: สะดวก จะ ตาย’”, January 29, 2020. Soimilk. https://www.soimilk.com/art-exhibition/news/the-inconvenience-store-bangkok-design-week-2020
- “Chef’s table รูปแบบ The Inconvenience Store ส่วนหนึ่งในงาน Bangkok Design Week 2020 เทศกาลงานออกแบบกรุงเทพฯ” , Esquire. http://www.esquire.co.th/food-drink/-InconvenienceStore/1970
- “Alumni Spotlight: Nham Wongpradu”, January 26, 2017, MFA Design. https://design.sva.edu/blog/alumni-spotlight-nham-wongprad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