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空間設計】木材融入建築,在空間中延續生命力——森林木人(Forest-Wood Archi-Tect. NK)

你可能會好奇,聽過的台灣建築空間設計中,怎麼好像很少木造建築?

其實台灣的森林資源非常豐富,在過去日治時期台灣七成的出口,都是檜木、樟腦等產品,為了把木材運下山,才有了為人所知的阿里山鐵路。但是歷經大伐木時代,百萬年的原始檜木林遭到砍伐,為了彌補過去對於自然環境的傷害,台灣在 30 年前全面禁止砍伐原始林,間接造成木材產業沒落,儘管政府有提倡可以砍伐人工林,但是台灣的國產木材利用率低,大部分還是從國外進口。

郭恩愷(NK)在英國建築聯盟學院(AA School)畢業返台讀「Design and Make 碩士期間,主修木構設計與實作的 NK 每天沈浸在 130 公頃的 Hooke Park,研究木材的構造。返台後,成立森林木人暨​​曲墨建築師事務所。
(圖片來源 : Forest-Wood Archi-Tech. NK )

讓木材在空間中延續生命,成立「森林木人」

2017 年,郭恩愷(NK)從英國建築聯盟學院(AA School)畢業返台。在英國讀「Design and Make 碩士期間,主修木構設計與實作的 NK 每天沈浸在 130 公頃的 Hooke Park,研究木材的構造。

「我想做跟土地有連結的事,用可以在台灣親自找到材料源頭的方式做建築」

於是,NK 成立森林木人( Forest-Wood Archi-Tect. NK)暨​​曲墨建築師事務所(Curvink Architects)將國外學習木構的經驗,以台灣國產木材運用在建築與空間中,讓木材持續在空間展現生命力。

窩流餘燼 EMBERS 曲木吧台空間

NK 透過對於針葉樹木材的了解,運用 3 棵 25 公尺高的柳杉,將木材解構再建構。

他將整棵樹木剖切、乾燥,再以天然高溫蒸氣,讓木材軟化彎曲,等待塑形穩定後,再拼裝形成動態流線的吧台空間,以及上方 50 片柳杉組成的漂浮樹巢吊燈。這樣的設計,仰賴如同廚師對於料理食材的認識,才能運用巧思賦予木材全新的面貌;而曲木的動態流線型,也彷彿主廚烹飪時的流暢動作。

窩流餘燼 EMBERS 曲木吧台空間獲得 2020 年金點設計獎空間設計類的年度設計獎。
窩流餘燼 EMBERS 曲木吧台空間獲得 2020 年金點設計獎空間設計類的年度設計獎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以曲木柳杉製成的流線型吧台,如同主廚對於食材的深刻認識,並經由重新組合料理,呈現展現材料的嶄新樣貌。
以曲木柳杉製成的流線型吧台,如同主廚對於食材的深刻認識,並經由重新組合料理,呈現展現材料的嶄新樣貌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藉由主廚從食材產地到嶄新食物樣貌餐桌的精神,結合 NK 和曲墨建築創作團隊透過台灣永續資源的林木業、透過友善工法──蒸氣彎曲樹吧台的工藝呈現,提升國產材另一生命面貌與體現林木業於工業的永續價值。

柳杉實木作為吧台空間的中島,可以作為工作站檯面,並兼具儲藏酒水的冰櫃、水槽使用機能。
柳杉實木作為吧台空間的中島,可以作為工作站檯面,並兼具儲藏酒水的冰櫃、水槽使用機能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的 Maker Space

在講求自造、創新的 Maker Space,NK 「回溯製材」為概念,同樣使用平常不容易被當成建築結構材料的柳杉,盡可能將整顆 25 公尺的柳杉全株利用,作為服務台、展示台、燈具,呈現林業和創客(maker)自造的多面向。

進入 Maker Space 空間,首先會看見柳杉主幹製成的展示吊台。緊接而來,還有許多柳杉木材製成的展示台、傢俱,這些傢俱而柳杉製作的傢俱也都裝有大小不同的輪子,方便未來活動中的運用。其餘的柳杉末枝則整批捆固定成為服務台。

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 Maker Space 獲得 2021 年金點設計獎空間設計類的年度設計獎。
瓶蓋工廠臺北製造所 Maker Space 獲得 2021 年金點設計獎空間設計類的年度設計獎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進入 Maker Space 收先納入眼簾的就是柳杉主幹製成的展台。
進入 Maker Space 收先納入眼簾的就是柳杉主幹製成的展台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柳杉末枝整批捆固定成為服務台,而桌子邊角切下的樹皮製成上方的燈具。
柳杉末枝整批捆固定成為服務台,而桌子邊角切下的樹皮製成上方的燈具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Maker Space 保留瓶蓋工廠的生產線軌道,上方有三張森林木桌,可以配合活動自由合併成 18 公尺長桌,便於創客的手作課程。
Maker Space 保留瓶蓋工廠的生產線軌道,上方有三張森林木桌,可以配合活動自由合併成 18 公尺長桌,便於創客的手作課程。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(圖片來源 : Forest-Wood Archi-Tech. NK )

「當大家都在討論永續這件事,什麼事都要跟永續掛上關係,對我而言林業才是最能論及永續的」

NK

一顆樹需要在森林中生長 25 至 30 年,才能變成供人使用的木材。NK 本著對於森林、木材的尊重,強調材料盡可能地全幹利用,並且木材組裝上不使用氣釘,以友善工法讓所有木材都可以回收製造,重新創造木材的價值。

當林業在台灣已經變成夕陽產業,甚至高齡的林班師傅已經找不到繼承人,NK 運用對於木材特性的了解,除了重新形塑木材的造型,也塑造對於林業應用的創新想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