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空間設計】醫療環境改善原來也和設計有關?——疫情下的衛生所整合設計

如果沒有 COVID ,除了常在新聞看到的醫院、診所外,你有注意到身邊其他醫療場所嗎?你的印象中可能有「衛生所」這個選項⋯⋯那是個被視為陰暗、年久失修,要去的時候卻又人滿為患的場所,卻在疫情爆發後,肩負著施打每一個人疫苗的重要責任。因此,在台灣怎麼讓基礎醫療場所充分利用空間機能,應付尋求疫情資訊、施打疫苗的人潮外,也希望重建民眾對於基礎醫療系統的信心,成為疫情之下政府的課題。

衛生所入口改造前後(圖片來源:台灣設計研究院)

區域型衛生所,相較於大型連鎖醫院,缺乏給人一致、可信賴的形象。可能是因為候診區看到貼滿衛生教育資訊的佈告欄和牆面,不同色系的座椅、櫃檯,感到視覺疲勞,以及令人困惑的空間標誌和動線規劃。於是,由台灣設計研究院主導衛生所醫療服務設計研究,並且邀請視覺設計「選選研 S.Select Lab」和空間規劃團隊,以新北市兩間衛生所作為示範點,在既有衛生所的條件下,進行醫療空間和視覺形象再設計。這項公共設計在 2021 年金點設計獎榮獲社會設計年度特別獎。

衛教資訊與空間環境改造前後(圖片來源:台灣設計研究院)

首先,將過去張貼佈告欄和牆面的衛教資訊收攏至電視牆播映,並重新粉刷牆面成暖白色,搭配大地色系的米色、灰色、卡其色等,作為地面鋪設、傢俱擺設的材質顏色,降低候診時的空間視覺壓迫,也讓空間看起來變得更寬闊。

相對於連鎖型的醫院有明確的品牌識別,當民眾想到衛生所,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印象,忽略了它其實是兼具預防醫學、健康照護、高齡安養,以及提供衛教資訊的角色。而這樣的大地色系與整體視覺,將成為衛生所新的品牌印象。

統一字型與色系的視覺系統(圖片來源:台灣設計研究院)

此外,診間的指示牌改成方便拆除、安裝的懸掛式指標,增加空間利用的機動性,以因應季節性流感疫苗施打人潮或不同時期空間使用的高峰。例如早上作為診療室的空間,更換指標後,就可以轉換為下午的疫苗施打空間。

指標系統與動線引導(圖片來源:台灣設計研究院)

在動線引導上,設計專屬 icon 作為標誌,再以高度將不同類型指示牌分層級。例如標示「方位」的指示牌掛在最高處引導各個空間的方向;標示「位置」的指標則高度較低,清楚指出診療室、預注室的位置。對比以往雜亂指示牌、但民眾還是會直接問服務台,透過不同層級與高度的指標系統再設計,減少民眾的混亂,並且能夠自行導引到要去的診間。

衛生所空間改造前後(圖片來源:台灣設計研究院)

在空間配置上,一般衛生所內規劃許多不同機能的空間,但是在動線上卻不太友善,例如民眾需要到不同區域抽號碼牌、填表單、掛號、看診等流程。不同站點導致空間某些區域累積很多等候者,有些區域卻完全沒有人。於是,設計團隊先調查衛生所所有區域的的服務流程,再根據研究結果,將掛號櫃檯往內移,讓民眾得以先經過服務台抽取號碼牌、再到填寫區、掛號台的動線,使得進入診所的動線變得更簡單明確。

另外,根據衛生所用戶調查,區分兩類主要客群為高齡者與親子群。便將高齡者會用的服務區外移,並將兒童診間、哺乳室、遊戲室等親子場所移至衛生所的內側,避免動線打結。而衛生所的陳設,也盡可能採用高齡友善的設計,例如把年長者會用到的服務櫃檯往前移,讓長者不用尋找、也不必走太遠就可以抵達,並且將櫃位高度調整為長者友善的幅度。

衛生所空間改造後的櫃檯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除了視覺、動線、空間配置的設計外,在家具擺設選擇上,盡可能使用統一的材質、顏色,以及注重模組化、拆卸組裝的便利性,有助於區域劃分,也方便於應用至其他的衛生所。

設計不僅是空間或是產品的包裝,更是提供使用者舒適整體感受,以及讓使用者對於設計的解決方法產生連結(認同),並願意參與其中。「我們希望不管哪個世代的民眾,都可以很自在、很舒服地在這裡接受到服務」衛生所醫生說。

衛生所指標系統、空間色系的使用指南(圖片來源:台灣設計研究院)
衛生所設計字體使用指南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透過衛生所再設計,並將設計成果的指南、模組化的空間擺設,推廣至更多衛生所,提升民眾對於衛生所的整體印象,增加信任感,讓民眾從「被動」接受醫療服務,轉變為願意「主動」接觸衛生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