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整合設計】天燈之外的台版天空之城——點亮十三層

在家裡悶壞了,想念可以出國玩的日子嗎?列出疫情解封後的旅遊清單來望梅止渴,但其中絕不能錯過便宜又好玩的台灣!

十分瀑布(圖片來源: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)
平溪天燈(圖片來源:雖然媽媽說那裡太危險)

三個半小時航程距離的台灣,常常是泰國人短期出國旅遊的首選。除了台北一〇一、阿里山、日月潭之外,還有東北角的平溪天燈、九份老街、十分瀑布,不僅外國遊客愛去,也是台灣人的國內旅遊清單前幾名。近期,更有一個新景點,號稱台灣天空之城——「十三層遺址」。遠看像是馬雅文化神秘的遺跡,近看了解才知道是日治時期留下來、塵封 30 年的舊選礦場,並且 2019 年由國際照明設計大師與當地合作,重新點亮十三層遺址。

點亮十三層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台灣東北角的金瓜石,由於特殊的地質結構,吸引許多人來金瓜石礦山淘金、挖礦。更在日治時期,有煉金的產業鏈,以及後來留下的採礦遺跡。其中的水湳洞選煉廠,考量礦產開採與礦脈分佈,由地面往上層層堆疊搭建,居民就稱為「十三層遺址」,也是台灣礦業發展下最大的選礦場。然而,隨著台灣的礦業沒落,且土地裡面可能殘留污染物質,而被禁止參觀,成為塵封 30 年的荒廢水泥基地。

白天的十三層遺址(圖片來源:台灣電力公司)

如今遺留下的礦區,讓我看見台灣的一段歷史,而十三層的屹立就像是歷史的延續。

照明設計師 周鍊

接手管理十三層遺址的台灣電力公司,便邀請操刀紐約自由女神像、馬來西亞吉隆坡雙子星大樓照明的台灣設計師——周鍊,以及新銳設計師何采柔共同創作。透過十三層遺址的地景再設計,結合環境教育、文化資產保存、在地聚落,成為台灣第一個土地污染用地再利用的公共藝術作品,也像是戶外美術館一般,讓遺址重新與金瓜石周遭的居民互動,發展地方觀光,也讓年輕人重新認識土地。

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」是照明設計師的創作核心,不多做額外的開發侵入,並且不讓在地居民受到影響,以既有的十三層遺址地景,做出最大程度的再設計。因此,遠觀型的公共藝術作品——「點亮十三層」就此誕生,照亮十三層遺址的同時,也照映出觀看者對於歷史的關照,以及內心的感受。

點亮十三層點燈儀式主視覺(圖片來源:中華文化總會)

在遺址的照明設計上,周煉設計師強調「光不是主角,不應該張牙舞爪式的繽紛搶眼,夜間的光應該與自然、與在地和諧共存」,選擇與周遭村落亮度接近的琥珀色柔和光,以約 360 組燈具,照映出選煉廠的輪廓,並且配合不同季節有不同照明設計。

另一方面,相對年輕的新銳設計師何采柔,則是在礦區的隧道、廢棄廠房裡,設立有劇場感的「I」型燈具。「這裡看似廢墟,卻有時間的痕跡,很超現實、也很像靜止的時間」,這些燈具在白天時,像是地圖上的地標,但在夜裡卻會發光,像是在隧道裡通往點亮過去的門,啟發人們對於歷史探索的渴望。

點亮十三層與周遭村落(圖片來源:台北設計獎)
I 型照明設計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從過往的礦業遺址到嶄新地景設計的過程中,設計團隊也遭遇很多困難。因為作為遺址,沒有建物、結構的完整圖面,全都仰賴實地場刊與丈量。此外,層層堆疊的地形限制,讓所有燈具與施工材料,都需要人工徒手搬運,因此歷時兩年才完成「點亮十三層」的公共設計作品。

但最終,「點亮十三層」伴隨著優人神鼓表演在點燈儀式中而完成,搭配現場的照明與燈光變化,形成台灣首座礦區的露天劇場,也得到各國設計獎項的肯定,包含德國紅點設計獎的最佳設計、日本 Good Design Award 的街廓與社區發展獎項、美國 MUSE Design Award 文化遺址設計與地景改造獎項,以及 2020 台灣金點設計獎的年度設計獎。更重要的是,讓在地居民重新獲得光榮感,除了政府之外,帶動地方村里長、居民動起來。

點亮十三層(圖片來源:台北設計獎)
點亮十三層點燈儀式(圖片來源:金點設計獎)

等疫情結束後,我們台灣見!除了玩遍阿里山、日月潭之外,也別忘了到金瓜石一日遊。